实验室人员能力不足如何整改
作者:而立居士发布时间:2022-05-25分类:检测管理浏览:529评论:0
2009年以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开展了实验室和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实验室)专项监督工作,此期间也组织进行了大量的投诉调查工作。2014年以来CNAS连续发布了8期专项监督和投诉调查发现实验室存在问题的典型案例通报,对认可实验室产生了较好的警示效果。
为进一步提升认可实验室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CNAS秘书处在被专项监督和投诉调查的实验室中选取了部分整改工作突出、提升效果明显的典型案例,以促进认可实验室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人员能力不足(偏离方法检测)
1
问题概况
2018年10月,对某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专项监督,发现其有1份检测报告的砌筑材料样品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样品厚度(5mm-12mm),而是按照客户提供的样品厚度(20mm-22mm)进行试验,给出了抗压强度换算值,报告中未对样品尺寸偏离给出说明。
2
整改措施
3
机构的变化和发展
通过本次专项监督问题的整改,实验室深刻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与标准要求不一致的情况时,必须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加强在技术细节上的管理,强化检测活动的风险防范。为此,实验室在报告质量的管控上建立了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内部审核工作来保证检测报告的质量。主要体现在:
(1)确保准确理解和执行标准。在建筑检测中经常会遇到样品不能完全满足标准规定的情况,如何准确、客观地描述工程实际情况并正确执行标准,反映了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为此,实验室建立了结构检验检测技术交流群,要求检测人员遇到问题及时交流,围绕对标准的理解,达成对标准执行的统一意见。此外,实验室还定期邀请资深专家进行工程实例讲座,组织检测比武等活动,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2)建立报告监督抽查制度。实验室建立了对报告的监督抽查制度,对各部门的报告定期进行监督抽查。审核内容包括标准执行的符合性、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归档资料的完整性及工作程序符合性等方面。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认,当确定出现不符合项时,则按《不符合项工作控制程序》进行整改。这种抽查方式,对及时发现和解决报告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报告质量起到了明显效果。
(3)提高内审工作的有效性。为了切实发挥内审作用,防止内审流于形式,鼓励实验室人员特别是部门负责人参加内审员培训,扩充内审员队伍,提高内审的时效。内审工作在资源充分的条件下,突出了以下特点:领导带队开展内审工作,以及时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参加内审的人员实施激励机制,给予一定的内审津贴,鼓励内审人员不断提高内审能力和内审工作的有效性。通过这些具体措施,营造了关注风险控制和重视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中国认证认可
- 上一篇: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箍筋设置有哪些?
- 下一篇:工程质量要搞好,六项制度不要少!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检测管理排行
- 公益广告(请勿拦截)
-
- 最近发表
-
-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23年度全市监理行业专项整治百日行动考核结果的通知
-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济南市优秀工程监理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
- 民航局关于印发《运输机场专业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实施细则》的通知
- 中国民航局关于印发《运输机场场道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
-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山东省工程建设工法的通知
- 关于联合开展2023年度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和质量“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的通知
- 关于印发山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济南版的通知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市场监管总局 关于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全省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的通知
-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举办2023年度山东省数字造价应用(安装工程)技能大赛决赛的通知
- 站点信息
-
- 文章总数:887
- 页面总数:9
- 分类总数:44
- 标签总数:11
- 评论总数:13
- 浏览总数:352081